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全球热文:一幅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画卷 | 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到底发现了什么?

来源:
  • 来源:当代先锋网    时间:2023-03-29 18:23:16
  • 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到底发现了什么?凭什么跻身202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?

    坐标,贵安新区马场镇,这里地下遗迹丰富,早在1965年,马场镇周边墓群就曾出土两晋南朝至隋唐时期大量陶、瓷、漆、铜、金、银等材质的珍贵文物。

    由此看来,位于栗木村的大松山墓群发掘既是意料之外又属情理之中。


    【资料图】

    “作为一处全国罕见的大型地方民族公共墓地,大松山墓群展现了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画卷。”贵州省考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介绍说,墓葬时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,发展脉络清晰,可分为两个时段四个时期,表现出从小聚集家族墓地到公共大墓地的巨大转变,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。

    大松山墓群前段为两晋至隋唐时期,墓葬共155座。主要散布于大松山水库周围的斜坡地带,依山势排列,三两成群,墓向不一。后段为宋元明时期,墓葬共2037座。主要密集分布在坟坝顶,墓葬形制包括石室墓、土坑墓两类。宋元时期墓葬93座,多分布在坟坝顶斜坡靠上位置。明墓1944座,石室墓变短变宽,所用石材为较大且不规整的石块,砌筑更显随意。

    出土文物主要以生活用具和装饰品为主。种类丰富,涵盖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、陶、瓷、漆木、玻璃、玉石等材质的文物,并出土少量纺织品,其中不乏如金挂饰、银梳背、铜条脱、贴金铜盘、铜印章、锡鱼、铜铃、串珠、项饰、银梵文种子字等造型独特、工艺精湛的珍品;还有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宝石和玻璃珠,以及南朝陈太货六铢等。

    该项目注重边发掘、边保护、边整理、边研究的工作理念,与10余家单位合作开展体质人类学、古DNA、地质学、历史学、文献学、民族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,并用多技术手段对漆器、铁器、青铜器等器物进行分析检测和保护。

    “早期出土物,受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的影响大,它的中原文化因素较强;再看晚期的出土物,就有浓郁的地域个性,恰恰体现了不同民族间交往、交流、交融的互动过程。”在十大考古终评项目汇报会上,周必素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:黔中地区这一使用石室墓,喜欢用珠子、铃、插戴铜长发钗和银梳背的头饰、管状铜项饰、纹饰精美的铜戒指、手镯等传统,以及釉陶罐牛角纹饰,均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,结合文献和民族学材料分析,有可能是苗族。

    在周必素看来,正是这样丰富的细节,活化了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场景,既体现出地域文化传统的长久延续,同时兼有中原地区、长江中下游地区、四川盆地、域外等文化因素,是中央政府在贵州实行“土流并治”,各地区各民族在交往、交流、交融过程中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。

    文/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

    图/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

    视觉/赵相康

    编辑/姜雨熙

    二审/舒畅

    三审/黄蔚

    X 关闭

    推荐内容

    最近更新

    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方洁具网  版权所有    
   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     
     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